碳中和搅热资本市场 多方加速绿色转型
自2020年9月,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、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以来,各部委和地方正在紧锣密鼓出台政策,制定目标与具体规划,相关顶层设计和政策体系正在快速构建中。
4月19日,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,发改委将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、整体和局部、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,抓紧推进碳达峰、碳中和顶层设计,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分行业分领域实施方案,加快构建碳达峰、碳中和政策体系。
央行行长易纲日前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时表示,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门不断完善绿色金融顶层设计。他透露,未来央行将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,激励金融机构为碳减排提供资金支持。正研究在对金融机构的压力测试中系统性地考虑气候变化因素,也正在研究对金融机构开展绿色信贷、绿色债券等的业绩评价体系。
与此同时,支持碳达峰、碳中和的金融工具和相关交易市场也正在积极准备中。4月19日,广州期货交易所揭牌仪式举行。作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,广州期货交易所将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。易纲日前表示,预计今年6月底,中国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启动运营。相关部门正在就管理条例征求意见,提出要逐步扩大碳排放配额的有偿分配比例,金融管理部门将配合相关部门参与碳市场的管理。
央企层面,4月16日,国资委秘书长、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,将指导中央企业认真编制实施绿色发展规划,把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真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,加快实现转型升级,在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上贡献国资央企的力量。今年3月1日,国家电网发布了碳达峰、碳中和行动方案,这是首个央企发布的碳达峰、碳中和行动方案。
能源方面,中国石油、中国石化2020年度ESG报告中,均在碳减排碳中和方面提出了发展思路。总体目标方面,两家公司2050年实现“近零”排放时间表是一致的。在碳中和时间表上,中国石油力争2025年实现“碳达峰”,比中石化提出的早于国家实现碳达峰即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的目标更为积极。
储能方面,发改委和能源局组织起草了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可以预计,新型储能发展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、应对极端事件、保障能源安全、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。
企业方面,在第十九届上海国际车展上,中国主流车企集团集中发布低碳计划以及相应时间表。奇瑞汽车在车展上发布了包含燃油、混合动力、氢能等多种动力解决方案;东风汽车宣布未来将重点研发打造行业领先的平台架构与核心技术,加快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技术的商品化;长安汽车表示,将推进应用清洁能源,实现能源智能管控,推动传统制造向绿色智造转变;广汽集团宣布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形成从研发到生产、从购买到使用的全链条绿色低碳新生态。